"cpu流水线不是越长越多越好,而是越精越短越好."对不对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7 18:17:26

这个要符合cpu设计的情况来.

流水线越长..被打断后代价越大.
比如又6级流水线..
运行到1000的位置的时候..可能pc已经只想1005了..但是1000是个跳转指令
那么后5条取出来的指令就浪费了.

流水线如果做的很短..或者没有..很多情况下导致cpu工作频率上不去
没有流水线意味着.你必须在一条指令时间内..
完成取指令.译码.操作 等各个动作.
如果有三个流水线的话..一条指令时间内只需要完成 指令 译码 操作中的其中一个就行了..所以很容易就把频率提高上去(设置cpu时)

但愿这些对你又帮助.

这篇里有讲管线的!不知道能帮到你不!

CPU的处理性能不应该去看主频,而INTEL正是基于相当相当一部分人对CPU的不了解,采用了加长管线的做法来提高频率,从而误导了相当一部
分的人盲目购买。
CPU的处理能力简单地说可以看成:实际处理能力=主频*执行效率,
就拿P4E来说他的主频块是建立在使用了更长的管线基础
之上的,而主频只与每级管线的执行速度有关与执行效率无关,加长管线的好处在与每级管线的执行速度较快,但是管线越长(级数越多)执
行效率越低下,AMD的PR值可能会搞得大家一头雾水,但是却客观划分了与其对手想对应的处理器的能力。为什么实际频率只有1.8G的AMD
2500+处理器运行速度比实际频率2.4G的P4-2.4B还快?为什么采用0.13微米制程的Tulatin核心的处理器最高只能做到1.4G,反而采用0.18微米
制程的Willamette核心的处理器却能轻松做到2G?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以上两种“怪圈”的存在。
每块CPU中都有“执行管道流水线”的存在(以下简称“管线”),管线对于CPU的关系就类似汽车组装线与汽车之间的关系。CPU的管线并不是
物理意义上供数据输入输出的的管路或通道,它是为了执行指令而归纳出的“下一步需要做的事情”。每一个指令的执行都必须经过相同的步
骤,我们把这样的步骤称作“级”。管线中的“级”的任务包括分支下一步要执行的指令、